法官的离职感言,感何?
作者:西风瘦马,小编有改动。
近期,又有几个法官离职了,离职原因,不得而知,语焉不详。法官离职,某些人早已习以为常,一句不过换个工作而已,轻松带过。
要知道,做个法官,尤其是正规渠道当的法官有多么不容易。先要全日制法律大学本科毕业,后要通过省里公务员考试,再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,最后是院里测评省里考核的入额法官遴选。其中每一道关卡都会淘汰一大半的人呀。
法官离职,多是悄悄地走掉,但毕竟为了这个职位奋斗了数十年,有些走的时候也就即情写了些感言,了以自慰。感言中,不乏感恩领导、感恩同事、甚至感恩家人之泛泛之言,但言辞中间,那不能与外人言的寓意,让人遐想。
以近日某高院法官的离职感言为例,其任职20余载,在司改成功的背景下,力求去职,只言感恩,说来让人费解。论常理,司改的成功意味着留任将获得更大的红利,为何弃利而去,“金钱如粪土”?若非如此,应是情商不高,与领导同事关系不睦,但又何来感恩领导同事一说?离职感言又非离家感言,与家人何干?且你与家人仍朝夕相处,自可在家中细语,何来向外人道也?
在拜读诸多的感言后,让我联想到了更多的另外一个词就是“悼词”。一个生活层次较高或对社会有大贡献的人,一旦走了,就会有人为其撰写悼词,盖棺定论,尤其对其生前的功绩予以歌颂。悼词的渊源由来已久,甚可追溯到三皇五帝,尤在古代的文人骚客中盛行。
离职感言与悼词,二者虽有不同,反观或许也有某些异曲同工之处:悼词是人辞世后由让人写给社会看的,感言是由本人抒写给社会读的;前者悼的是人身,念的是精神,后者离的是职位,感的是情怀。
无论悼词也罢,还是感言也罢,虽可有情感的宣泄,但亦应据实撰写,方可让世人知功过、明是非。为求自保,文过饰非,不敢直言,这虽是人的本能表现,但恰如鲁迅所言“压榨出包袱底下藏着的‘小’来”。
前不久播出的电视剧《大明王朝1566》,看到海瑞的抬棺死谏一节时,令人热血沸腾,心潮澎湃。嘉靖皇帝感称“海瑞岂只是国之利器,那是国之宝剑”。回看当下,诸多的原法官面对司改中出现的种种不足,非但没有据理“死谏”,陈明利害,使决策者明察秋毫,力挽狂澜,反而只求自保,纷纷逃逸;要么相互的倾诉抱怨,要么消极自欺,另求其他自我安慰。
部分人的坚守与奋斗,可能会换不来立竿见影的成功,甚至会遭到舞权者的戏弄和旁观者的嗤笑,但总会将事业向成功的方向推进一小步、挪一下。若没有坚守者的坚持和牺牲,也就不会有下一代人幸福的明天。
坚守就要敢于直言,不畏权势,不计个人得失。纵观历代变革,成功的有之,失败的亦有之;改革之难,往往在于触动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,而非改革者自身的利益。“我们改革要有‘壮士断腕、刮骨疗伤’的勇气”,寓指改革者要敢于对刀刃向内,剔除顽疾。
司改的现实又是怎样?入额者称分案难易不均,入额领导挂名办案;未入额的老者言称工作奉献一生,最终落得一个被抛弃的结果;未入额的少者也说改革论资排辈、能力与待遇不符,劣币逐良币,入额的不是精英而是人精等等......
司改来了、成功了,而法官离职的申请此起彼伏。人虽然离职了,但离职后还是要端法律的饭碗,不是干律师就是干法务,还要围着法院转,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要在离职感言中感恩法院、感恩领导、同事了。
离职前,他们是组织,是领导;离职后,他们是裁判,是财神,怎能不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语来供奉他们吗?吾辈肉胎凡身,能不食人间烟火?在职的韬光养晦,偷闲逍遥,离职的闷声发财,曲意奉承,谁来陈情现状,针砭时弊,昌明司法?
不要迷信哥,哥就一传说。
往期文章:那个春节在病房里度过的省高院法官辞职了
往期文章:送给已经辞职的前法官的话
往期文章:法官辞职一文精彩留言汇集
往期文章:不忿的不是法院审了这么多案件,而是某些人别公然的‘掩耳盗铃’!
往期文章: 扯,纠正冤假错案怎么成了打法治的脸?
为方便与网友沟通,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:kelly489112(劳拉)为好友,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。请注明职业,以便分类建群。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。